台中市有座全台唯一的“木建築”大樓,樓高五層,由四名工人花20天組合而成,主結構沒用一根鐵釘、鋼筋與水泥,僅是使用手拉葫蘆等起重設備進行材料運輸,整個過程猶如組合家具一般。
這座“木建築”坐落在台中市西屯區福裕路,木橘色的外觀,造型像塊大奶酪,又像顛倒的樓梯,讓人經過都忍不住多看幾眼,拿起相機拍照。建築落成至今8個月,已有近2000名師生造訪。
據了解,“木建築”超越了台灣的建築規範,因而前後花了五年才取得證照。該棟建築也是目前台灣首棟采用源自奧地利的“縱橫多層次實木”結構積材技術的建築,壽命最長可達200年。
負責建造這棟“木建築”的台灣森科公司表示,為避免主結構受潮,房屋外層加設了“保護層”。因木材不蓄熱、不導熱,加上保護層和主結構間留有“空隙”,搭配通風與對流設計,整棟建築不需要安裝空調。即使室外高達30℃的高溫,室內仍能維持20多℃的恒溫。
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築每坪(約3.3平方米)造價8萬到10萬元(新台幣,下同),而采用這種技術建造的建築造價平均約14萬元,但可大幅縮短工期,也節省了人力成本。